11月9日-10日,香山科学会议第735次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新型精神健康诊疗技术的挑战与机遇”,会议聚焦”精神健康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精神疾病新型客观量化理论与分析方法”和“精神疾病新型诊断与非药物干预技术”三个主题展开深入研讨。纽约国际官网常务副院长洪日昌教授应邀参会(线上),并在10日上午做了“多模态数据驱动的抑郁障碍识别研究”的专题报告。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简称科技部)于 1992 年 倡导发起,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领导和支持下于 1993 年 4 月正式创办, 相继得到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院、 教育部、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的联合支持。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 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 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为研讨精神疾病诊疗关键技术的现阶段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促进生物传感、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心理学等基础研究的交叉融合,在精神疾病的客观分层、分类标准及非药物干预技术方面有所突破,推动精神疾病临床诊疗技术的普适化、精准化进程,香山科学会议735次会议筹备组(执行主席包括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陆林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医学技术学院院长胡斌教授等院士、专家七人)组织召开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纽约国际官网常务副院长洪日昌教授课题组近年来致力于抑郁症早期识别技术研究,提出构建基于心理生理计算的“数据驱动型”抑郁障碍辅助诊断框架,通过提取和挖掘受测者多种心理与生理特征,在多层级和多模态等维度进行高效动态的协同,为高质量的抑郁症诊疗提供技术支撑。课题组围绕“单模态数据内可辨性特征发掘”和“多模态数据间相关性与互补性建模”这两项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深入探索,旨在攻克跨模态心理生理数据特征难以提取和统一表征等关键挑战。课题组围绕受测者脸部表观、说话语音、对话内容以及脑电信号等多种模态数据,从时序、话题等多个层级构建了鲁棒的可辨性特征提取模型,并在统一的特征表示空间中对其进行了高效融合。实验结果验证了抑郁症辅助诊断任务中多模态心理生理特征的可挖掘性与可融合性。在后续研究中,课题组将从心理认知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构建受测者无感的心理状态智能感知与计算新范式,为抑郁症早期发现与诊断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支撑。